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

人生为什么需要向导?

"你或向左右向右,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:'这是正路,要行在其间。'"
  人生之路,每个人的人生旅途虽各有不同,但归根结底只有两条:一条是平安之路,一条是痛苦绝望之路。它们的目的地也不同,前者是永生,后者是灭亡!因此人生之路不但要慎重地去选择正确的光明的路,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向导指引,使我们人生不致迷失方向,误入歧途。

2006年12月27日星期三

十一月初八

今天是老婆生日,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吃饭、聊天心情还可以但是总感觉缺点什么。今天还是表弟结婚的日子,又不能参加了,只能在远方默默的祝福。快中午的时候,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,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沉浸在表弟结婚的喜悦中,但是唯独我不在。

2006年12月22日星期五

圣诞联欢易赛诺 荣华

今日下午,作为google在华的正式授权代理商的郑州易赛诺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,即举行一场盛大的圣诞节联欢会。展示了郑州易赛诺员工的风采与团队合作精神。

2006年12月21日星期四

冬至饺子传说

食神大话冬至饺子 荣华
   大家冬至都吃饺子了吧?这里还有个故事哩!前几天忙,来不及上来,今天补上。
  东汉的时候,有个名医叫张仲景,因为医术高明,被人成为医圣。
 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,在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,正赶上那年冬天,寒风刺骨,雪花纷飞。在白河边上,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,衣不遮体,因为寒冷,把耳朵都冻烂了,心里很难受。
  回到家后,由于张仲景的名声早已经闻名天下,所以很多人上门求医。张仲景有求必应,整天都很忙碌,可虽然上门求医的人很多,可张仲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。
  经过研究,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,叫“祛寒娇耳汤”。
 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,支上大锅,为穷人舍药治病,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,舍的药就是“祛寒娇耳汤”。
  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、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,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,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,再下锅,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。
  面皮包好后,样子象耳朵,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,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“娇耳”。
 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,2个“娇耳”,人们吃了“娇耳”,喝了汤,浑身发暖,两耳生热,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。
 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,就在平时经常为老百姓看病,很受群众的爱戴。退休以后,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乡去看望。
  俗话说,医生难治自己的病。张仲景也是人,不是神。
  有一年,张仲景病了,他自己也知道,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。
  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,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,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,可南阳的人不干了,双方就争吵起来。
  张仲景说:吃过长沙水,不忘长沙父老情;生于南阳地,不忘家乡养育恩。我死以后,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,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,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。
  在那一年的冬天,张仲景驾鹤西去了。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。
  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“祛寒娇耳汤”的地方的时候,棺绳忽然断了。
 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,就地打墓、下棺、填坟。两地的百姓你一挑、我一担,川流不息,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,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,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。
 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,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“祛寒娇耳汤”的,为了纪念他,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,并且都说,冬至这天吃了饺子,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。
  “祛寒娇耳汤”现在很少有人吃了,但经过岁月的冲刷,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。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,记得小时候和父亲参加过旅游局搞的一个饺子节,有上百种的饺子,各种各样的造型,各种各样的馅料。
  大的有如拳头,小的婉若弹丸,简单的集如一球,复杂的有白鹤亮翅,当时面对这么好看的饺子,真舍不得咬下去。
  现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,饺子也成了阖家团圆的代表食品,但张仲景的名字却很少有人提到了。 荣华

冬至的饺子 糯米 炒年糕


  每年的12月22日(农历十一月十九)为冬至,即立冬后的第46天。立冬只是表示冬季的开始,万物开始收藏;而冬至中的至,不是“到”的意思,而是“至极”意,俗话说到头儿了,即“中藏之气,至此而极也”。 冬至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,又俗称为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。冬至习俗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《清嘉录》甚至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,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。正因如此,冬至时节在全国各地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冬至美食,诸如馄饨、饺子、汤圆、赤豆粥、黍年糕等不下数十种。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后,现又形成了各地独特的节令食文化。
冬至节简介
  冬至,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,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。冬至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。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。
 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,过了冬至,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。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: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冬至过后,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进九”,我国民间有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的说法。 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,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,北半球白天最短,黑夜最长,这天之后,太阳又逐渐北移。
 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,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,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。《汉书》中说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人们认为:过了冬至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回升,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,也是一个吉日,应该庆贺。《晋书》上记载有“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……其仪亚于正旦。”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。  现在,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。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,吃饺子、吃馄饨的习俗,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、冬至长线面的习惯。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。
荣华